宝宝过早上幼儿园竟然有这么多危害

在当今社会,许多家庭在孩子达到入托或入园的年龄门槛后,便迫不及待地将他们送入集体环境。这一选择,一方面满足了职场妈妈们重返工作岗位的需求,另一方面却也让妈妈们的心悬在半空,时刻牵挂着孩子:宝贝那么小,在幼儿园会经历什么?能否适应新环境?过早送孩子入园,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一、过早入托:攻击性性格的潜在风险

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在其著作《养育孩子:三岁以下应该进幼儿园吗?》中,通过大量研究指出,过早脱离父母怀抱、进入幼儿园的孩子,更易形成攻击性性格、反社会行为及一系列心理问题。这类孩子在未来的社交中往往遭遇挑战,难以建立深厚的人际关系。

英国儿童问题权威人士也发出类似警告,他们通过长期追踪研究发现,由父母亲自抚养的孩子在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上均优于其他对照组,这些孩子由幼儿园、保姆或亲戚照顾。牛津大学的一项针对1200名孩子的跟踪研究进一步证实,从小在托儿所长大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易表现出攻击性。其他两项研究也揭示了类似趋势:托儿所时间越长,孩子越可能发展出反社会和暴力行为。

儿童专家强调,过早入园对幼儿的大脑发育、情感成长、社会行为及认知能力均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身体发育迟缓、神经萎缩等严重后果。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孩子未能获得足够的一对一家庭关怀。因此,专家建议,幼小的孩子应在温暖、安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而非过早地被送入幼儿园。

二、三岁,入园的理想门槛

陈女士的经历为许多家长敲响了警钟。因保姆难寻,她将两岁的儿子送入幼儿园小小班,结果一年中孩子频繁生病,一家人与疾病展开了拉锯战。班上只要有一个孩子感冒,她的孩子便难以幸免,冬天更是多次深夜冒雪带孩子就医。此外,孩子还感染了手口足病,虽然不严重,但治疗费用高达七千多元,实际入园时间仅半年。

专家建议,如果家庭条件允许,最好等孩子三周岁再送入幼儿园。因为两周岁左右的孩子抵抗力最弱,而幼儿园作为公共场所,无法提供像家庭那样一对一的细致照顾。此外,年龄越小的孩子,与父母分离时产生的焦虑情绪越强烈,这种情绪会影响孩子的进食和抵抗力,增加生病的风险。因此,从孩子健康角度出发,三岁入园更为适宜。

三、母爱无法替代:幼儿园的局限

小虎妈妈认为,孩子两岁多时自理能力差,送入幼儿园可以培养其社交能力和生活习惯。她认为,情商的发展比智商更为重要,而幼儿园是学习这些技能的理想场所。

然而,专家对此持有不同观点。他们认为,两岁半以下的孩子需要母亲一对一的关爱,父母共同养育是最理想的方式。大脑的健康发育需要爱的刺激,而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是最好的刺激源。幼儿园虽然提供了社交环境,但缺乏这种个性化的关爱。即使请保姆在家看孩子,也无法完全替代母亲的照顾。因为孩子不仅需要固定的人员养育,更需要专注的关心。幼儿园老师通常需要照顾多个孩子,难以同时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

美国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育研究所的专家指出,婴幼儿的发育具有特殊性,他们需要持续且协调一致的关心。这意味着与他们交流的人应相对固定。孩子太早送入幼儿园后,由于一天中大部分时间在幼儿园度过,而幼儿园老师可能经常更换(如生病、休假、培训等),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即使人员相对固定,老师也需要轮班照顾孩子,因此在孩子心理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期,父母的坚持照育至关重要。

美国一项针对1364名儿童、历时十多年的研究发现,较早或较长时间待在托儿所的儿童在整个小学时期更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且更不听话。研究人员推测,托儿所缺少有经验的育儿老师,老师们难以有足够时间解决孩子之间的争执和冲突,这是影响孩子行为的重要因素。

四、过早入园:亲情的淡化之忧

乐乐妈妈和丈夫都是职场人士,工作繁忙。无奈之下,他们让两岁四个月的孩子上了幼儿园小班,还是全托。刚开始,孩子非常不情愿去幼儿园,每次去都哭得很厉害,早上起床情绪就不好,影响食欲。适应幼儿园后,孩子反而对班上的保育员产生了依赖,回家后与父母亲热一阵后便独自看电视,与父母的交流明显减少。

儿童教育心理学专家认为,按照国家规定,小班孩子的入园年龄应满3周岁。父母提早送孩子入园的想法主要基于两方面:一是工作繁忙;二是认为自己不会带孩子,早入托能使孩子早点受教育。然而,这种想法存在偏颇。从孩子的心理发展来看,幼儿在3岁之前仍处在亲子依恋阶段,最好以家庭抚养为主,离开父母和家庭的时间不宜过长。

6个月至2岁是孩子与父母建立特殊情感连接的关键时期。直到2岁左右,孩子与同龄人的主动性社交才开始萌芽;2岁半左右,孩子的逻辑和秩序感才逐渐建立,方能有效进行组织性互动和生活。过早入园会导致孩子因心智发展不成熟、语言发展有限、不懂调节情绪等问题而产生强烈的心理负担,变得不愿意主动社交和表达,缺乏安全感。这对孩子今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进入高层次情感发展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五、三岁前入托:情感问题的潜在风险

在英国,剑桥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兰姆的研究回应了美国国家儿童卫生及人类发展研究院的上述发现。兰姆指出,孩子在三岁之前就被送到托儿所,长大后更容易出现不良行为,处理压力的能力也更低。去年,兰姆教授和同事在3000名幼儿中展开研究,发现入托前9个月儿童体内的应激激素——皮质醇的水平是未入托同龄孩子的两倍。而且,上托儿所的幼儿年龄越小,压力值就越大。

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著名临床医学家史蒂夫·比杜尔夫也警告说,把年龄不足三岁的孩子交给托儿所会增加损害他们正常心理发育的危险。超前入托对孩子带来的危害是无法弥补的。因此,建议家长们最好在孩子达到规定的年龄再让孩子入园,以免人为地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设置不必要的障碍。

过早送孩子入园并非明智之举。它可能带来一系列潜在风险,包括攻击性性格的发展、健康问题的增加、母爱的缺失、亲情的淡化以及情感问题的出现。因此,家长在决定送孩子入园前,应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心理发展水平和家庭实际情况,做出最为适宜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