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关键方法,培养孩子受益终生的自信表达能力
- 早期教育
- 21天前
- 29热度
自信,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无论身处校园还是职场,自信的孩子不仅能让自己收获诸多益处,还能像小太阳一样,将温暖与阳光传递给身边的人。那么,究竟该如何引导孩子自信地表达自我呢?以下这些方法,或许能为你提供一些思路。
01 助力孩子养成独立表达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走在街上碰到朋友需要打招呼,还是家庭聚餐时面对众人,父母一定要鼓励孩子独立表达。很多时候,父母之所以会忍不住替孩子说话,往往是出于担心孩子会紧张。但请父母们停止这种“代劳”行为。只有让孩子独立去表达,他们说话的声音才会越来越洪亮,也才更能在各种场合自信地抒发内心的感受。这对于培养孩子自信表达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2 与孩子展开深度交流
每天不妨抽出一些时间,比如在吃饭或者散步的时候,和孩子进行一场深入的对话。认真询问他们的想法,耐心地等待他们的回答,并且始终对他们的想法保持浓厚的好奇心。可以多使用这样的句式:“你从哪儿学到这个的呀?”“是怎么想出这么棒的主意的”“太有意思啦,再多跟我讲讲呗”。
即便孩子表现出抗拒,就他们的话题提出开放式的问题依然十分关键。不要只是简单地说“哇,太酷了”这类敷衍的话,试着把问题问得更深入一些,比如用这样的句式:“我想知道为什么……”“我注意到……”。这能够激发孩子的思考,让他们更愿意吐露内心的想法。
03 尽量避免评判孩子
孩子们在谈论一些比较困难的话题之前,往往都有自己的考量。当他们察觉到自己被评判时,可能就不愿意再继续说下去了。有些问题容易激起孩子的防备心理,让他们无奈地回应“没什么”,对于这类问题,家长也尽量不要问。
如果在交流过程中,孩子突然改变了自己的说法,不妨告诉孩子:“我理解讨论某些事情确实挺困难的。”当孩子们感受到被认可时,他们或许会更愿意分享那些困扰自己的事情。
04 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
在任何时候,家长都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选择。允许他们在父母的支持和引导下自己做决定,这样他们就能学会如何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明智的判断和选择,从而有效地锻炼决策能力。
比如,吃草莓还是蓝莓?睡前看哪本书?冬天穿什么颜色的外套?即便这些选择看起来微不足道,但也能帮助年幼的孩子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并且敢于说出自己想要的东西。
05 切勿给孩子贴标签
给孩子贴标签或者将他们归为某一类人,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孩子很容易接受父母为他们定义的身份。
当孩子接受了父母赋予的标签,比如“害羞”“不善交际”,并且认为这些是无法改变的时候,就可能会错过很多与他人交流的机会,进而无法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父母应该让孩子都有机会成长和改变,而不是被一个标签束缚一生。
自信,是一种能够伴随孩子一生的宝贵技能。无论是在不情愿时坚定地说“不”,还是在有分享欲时主动开口表达,自信表达都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会变得更加敢于展现自己。拥有自信,孩子将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