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如何成为婴幼儿认识世界的第一语言

婴幼儿在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时,正处于从动作水平、形象水平逐步向语言水平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学会运用语言去认识世界、表达思想感情之前,他们迫切需要借助动作、形象,或是动作、形象与语言三者的有机结合,来开启对世界的认知与表达之旅,而游戏恰好为此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游戏对于孩子而言,是一场积极探索客观世界的奇妙旅程。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摆弄着各种自然物和玩具,在摸索中熟悉不同物质的特性,通过手部操作对客观世界施加影响,引发各种奇妙的变化。这些宝贵的信息,是孩子们静静旁观所无法获取的,唯有投身于游戏之中,才能真切地收获。

在游戏的天地里,孩子们还积极地探索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凭借自己的认知和表达能力,利用玩具模仿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事情,从中探寻人们对待自然界的态度,以及人与人之间复杂多样的相互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成人的正确引导至关重要,能让孩子们逐步掌握所在社会的一些行为准则。而且,游戏中孩子们之间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关系,需要他们运用一定的行为准则来处理矛盾。这种融入游戏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效果远超一般的说理教育,能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游戏还为每个孩子根据自身发展水平探索世界提供了绝佳机会,这也是孩子们热爱游戏、在游戏中充满活力的原因之一。幼儿虽有共同特点,但受遗传因素、胎内影响以及出生后复杂社会条件的差异,每个孩子又独具特色。在游戏中给予每个孩子充分的活动机会,他们就能按照各自的发展步伐稳步前进,最终都有可能成为有用之才。倘若人为地要求孩子按照统一模式发展,就如同揠苗助长,最终只会让幼苗枯萎。

既然游戏是婴幼儿积极主动学习的主要方式,那么它理应成为婴幼儿教育的主要手段。幼儿园、托儿所开展的各方面教育,涵盖体育、语言、音乐、美术、自然、社会计算等领域,都可以巧妙地借助游戏来开展。每天还可以安排一些时间,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尽情玩耍,挑选心爱的玩具和游戏。

孩子们常常用“好玩”“不好玩”来区分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事情。空坐或闲荡时,他们会说“不好玩”;而听动听的故事、看有趣的木偶戏时,他们全神贯注、静坐不动,结束后会松一口气说“真好玩”;玩打仗游戏,你追我赶、满头大汗时,他们气喘吁吁地说“真好玩”!这都表明,当脑子和身体都积极活动时,孩子们乐在其中;而两手空空、无所事事时,孩子们则兴致缺缺。因此,从婴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孩子们的“调皮捣蛋”和“遵守纪律”,以更科学、更人性化的方式引导他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