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排畸检查都有哪些项目?孕期排畸检查都查什么?

怀上宝宝后,每次产检都像在闯关。记得我怀老大时,每次检查前都紧张得睡不着觉,特别是那几次重要的排畸检查。后来当了妈妈群群主,才发现很多准妈妈对排畸检查的时间和作用都不太清楚。今天我就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医生给的专业建议,跟大家聊聊孕期最重要的三次排畸检查。

孕期最重要的三次排畸检查

第一次关键检查:NT检查(孕11-13⁺⁶周)

这是我怀二胎时印象最深的一次检查。当时我正好12周,躺在B超室里,听着医生轻声说“数值在正常范围内”,心里那块大石头才落地。

NT检查主要是通过B超测量胎儿颈后透明层的厚度。这个检查的最佳时间很严格,必须在孕11周到13周+6天之间进行。太早的话,透明层还没形成;太晚的话,透明层会自然消失,就测不准了。

为什么要做这个检查呢?如果NT数值偏厚,可能提示宝宝有染色体异常的风险,比如大家常听说的唐氏综合征。不过这里要提醒大家,NT增厚不等于宝宝一定有问题,只是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认。我当时认识的一位孕妈,NT值稍微偏高,后来做了无创DNA,结果很正常,现在宝宝已经三岁了,健康又活泼。

第二次关键检查:大排畸(孕18-24周)

这个检查可以说是孕期最重要的一次“全面体检”。我怀老大时,这个检查做了将近40分钟,医生看得特别仔细。

大排畸之所以安排在这个时间段,是因为此时宝宝的各个器官都已经发育成型,而且宝宝的大小正好适合观察。再晚些时候,宝宝长大了,在子宫里活动空间变小,有些部位反而不容易看清楚。

这次检查会全面排查宝宝的结构异常,包括头部、面部、脊柱、心脏、腹部脏器、四肢等。比如严重的脊柱裂、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都能在这次检查中发现。我做检查时,医生一边操作一边解释:“现在看到的是宝宝的心脏四腔心,这是嘴唇……”虽然当时被冰凉的耦合剂冻得一激灵,但听到医生说一切正常,觉得什么都值了。

第三次关键检查:小排畸(孕28-32周)

很多准妈妈会觉得,大排畸都过了,为什么还要做小排畸?其实这两个检查是互补的。我怀二胎时,就遇到了一位孕妈,她在大排畸时因为宝宝体位问题,心脏一直看不清楚,直到小排畸才最终确认一切正常。

小排畸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查漏补缺,看看有没有大排畸时因为宝宝姿势等原因没看清的部位;二是观察宝宝后期的发育情况,看看有没有新出现的结构问题;三是评估宝宝的生长指标、羊水量和胎盘功能。

做好这些准备,让检查更顺利

根据我的经验,不同的排畸检查需要做不同的准备:

  • NT检查一般不需要特别准备,但一定要记得提前预约,错过时间就很麻烦了。

  • 大排畸建议带点甜食,比如巧克力。如果宝宝不配合,可以吃点东西、稍微活动一下,让宝宝变换姿势。我当时就是宝宝一直趴着,出去走了十分钟再回来,位置就正了。

  • 小排畸同样需要准妈妈耐心配合,有时候需要反复调整体位。

最后想跟各位准妈妈说,这些检查都是为了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虽然等待结果的过程确实煎熬,但相信专业的医生,保持积极心态最重要。我现在还记得做完所有排畸检查后,摸着肚子对宝宝说的那句话:“我们一起又过了一关。”希望每位准妈妈都能顺利通过这些检查,迎接健康可爱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