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妈妈别逞强!踮脚够东西的风险,比你想的更隐蔽
- 孕育阶段
- 9天前
- 37热度
孕期踮脚,危险不止“摔一跤”
可能有人会说:“我扶着柜子踮脚,稳得很,不会摔。”但孕妈妈踮脚的风险,远不止摔倒这一种,很多隐患藏在身体内部,悄无声息就可能带来麻烦。
1. 重心“跑偏”,一不留神就失衡
怀孕后,随着肚子变大,咱们的重心会自然向前移,脊柱也会为了平衡微微后弯,整个身体的“平衡系统”早就不是孕前的状态了。踮脚时,身体需要靠脚尖支撑重量,重心会进一步上移,就像头顶着东西踮脚一样,稍微有点外力(比如被孩子碰一下、风吹一下),或者脚下沾了点水渍,就容易往旁边倒。

更要命的是,孕期韧带会因为激素变化变松弛,关节也比平时“软”,踮脚时脚踝、膝盖的稳定性会变差,就算没摔倒,也可能扭到脚腕,孕期受伤可比平时难恢复多了——医生会因为怕影响胎儿,很多药物不能用,只能靠静养,遭罪又耽误事。
2. 腹压骤增,宝宝“受委屈”
踮脚这个动作,会不自觉地收紧腹部肌肉,导致腹压突然升高。对普通人来说这没什么,但咱们肚子里有个小生命,腹压增高可能会压迫到子宫,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宝宝一时会觉得“喘不过气”。如果经常这样,还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孕早期有先兆流产风险,孕晚期则可能增加早产的几率。
我一个朋友就说,上次踮脚够东西后,肚子发紧了好一会儿,吓得赶紧躺下来休息,胎动都比平时少了点,后来去医院检查才放心。医生特意叮嘱她:“孕期别做需要用力憋气、收腹的动作,踮脚就属于这类。”
3. 引发子宫收缩
尤其是孕早期和孕晚期,踮脚取物需要全身用力,可能会刺激子宫收缩。如果经常做这个动作,可能会增加流产或早产的风险。
4. 盆底肌受损的隐患
孕晚期子宫体积增大,盆腔承重增加。此时踮脚取物会使盆腔压力骤增,可能损伤盆底肌,增加产后漏尿、子宫脱垂等风险。孕期不易,对自己好一点,别逞强,就是对宝宝最好的守护。
注意!这些时候最容易发生危险
孕早期(1-12周):胎儿着床不稳定,突然踮脚可能刺激子宫
孕晚期(28周后):肚子最大,平衡最难掌控的时刻
拿重物时:怀抱快递箱踮脚够柜子,危险系数加倍
疲劳时:精力不足时协调性更差
温馨小贴士
孕中期相对稳定,但仍需谨慎。穿防滑、舒适的平底鞋。适当运动增强平衡能力,如孕妇瑜伽。定期产检,及时咨询医生疑虑。希望每位孕妈妈都能平稳度过孕期,迎接健康宝宝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