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用力擤鼻涕可能伤耳朵,正确擤鼻涕这样做

“宝宝,用力,把鼻涕擤出来!”孩子感冒时,很多家长都曾这样焦急地催促过。看着孩子被鼻涕堵得呼吸不畅,我们都希望他们能一下子把鼻涕清理干净。然而,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使劲擤”,却可能好心办坏事,悄悄伤害孩子的健康。

一、 为什么“用力擤”是个坏习惯?

绝大多数孩子,甚至很多成年人,擤鼻涕时都会习惯性地用手同时捏紧两个鼻孔,然后猛地用力。这个动作看似高效,实则非常危险。

当你同时按住两个鼻孔并用力时,鼻腔内的压力会急剧升高。这股强大的气流无处可去,会带着含有细菌或病毒的鼻涕,被迫冲向两个地方:

冲向鼻窦:鼻涕被压进鼻窦的狭窄通道里,很容易引发鼻窦炎,导致头痛、脸痛和长期流脓涕。

冲向耳朵:鼻涕会通过一根叫做“咽鼓管”的细小管道涌入中耳,从而引发中耳炎。

这里要特别说一下中耳炎。儿童的咽鼓管比成年人的更短、更平,因此鼻涕更容易逆流。数据显示,相当大比例的儿童中耳炎,其诱因就是不正确的擤鼻涕方式。 中耳炎不仅会引起剧烈耳痛、发烧,如果反复发作,还可能影响孩子的听力。所以,一个小小的动作,真的不能轻视。

二、 手把手教学:如何正确地擤鼻涕

教孩子擤鼻涕,需要耐心和步骤,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个亲子健康游戏来学习。

第一步:准备工作

选好纸巾:选择柔软、无香型的纸巾,避免反复擦拭对娇嫩皮肤的刺激。

摆好姿势:让孩子保持身体直立,或者坐直,头部稍微向前倾斜。这个姿势有助于鼻涕顺利流出。

心态放松:不要催促孩子,让他放松下来。

第二步:核心技巧——“单侧交替法”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核心就一句话:一次只擤一个鼻孔

让孩子用一根手指,先轻轻按住一侧的鼻孔,把它完全堵住。

然后,用另一侧鼻孔轻轻地、缓慢地将鼻涕擤出。重点在于“轻柔”,能感觉到有鼻涕出来即可,不需要发出很大声音。

完成后,换另一边,用同样的方法擤另一侧鼻孔。

可以多次交替进行,直到感觉鼻腔通畅。

第三步:事后清洁与护理

清洁皮肤:擤完后,用温水浸湿的软毛巾轻轻擦拭鼻子周围,保持干净。

保湿护肤:如果鼻子已经被擦红,可以涂抹一些儿童专用的润肤霜或凡士林,形成保护膜,防止皮肤破损。

认真洗手:最后,一定要监督孩子用肥皂或洗手液把手洗干净,避免细菌传播。

三、 遇到特殊情况怎么办?

鼻涕太干太黏:如果鼻涕擤不出来,可以先用儿童专用的生理盐水喷雾喷一下鼻腔,等待几十秒,软化鼻涕后再擤。

鼻子周围已经发红破皮:可以涂抹少量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药膏,既能消炎又能滋润。如果破损严重,建议咨询医生。

持续鼻塞:对于年龄太小还不会擤鼻涕的幼儿,或者鼻塞严重时,可以借助婴儿吸鼻器来帮忙清理。

四、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减少鼻涕困扰

除了学会擤,我们更希望孩子少流鼻涕。

1. 保持鼻腔湿润健康

在干燥的季节,在家里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润。

可以定期(比如在流感季节)用生理盐水喷鼻或洗鼻,冲洗掉鼻腔内的过敏原和病菌。

鼓励孩子多喝水,身体水分充足,鼻腔分泌物才不会过于黏稠。

2. 增强自身抵抗力

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是身体修复和免疫系统强大的基础。

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

天气好时,多进行户外活动,锻炼身体。

3.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教会孩子在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弯曲处遮挡,而不是用手。

耐心纠正孩子随意抠挖鼻孔的习惯。

孩子的毛巾、手帕要经常清洗、更换。

五、 给家长的特别提醒

对于3岁以下的幼儿,理解力和配合度有限,更推荐使用吸鼻器来清理鼻涕,不要强行教他们擤。

如果孩子在感冒或擤鼻涕后表示耳朵疼、耳朵闷、或者听力下降,一定要及时带他去看医生。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保持耐心,多鼓励。可以把擤鼻涕变成游戏,比如“我们来帮左边的小鼻孔虫虫出来,再帮右边的”,让孩子更愿意配合。

专家建议,通常4岁以上的孩子才能较好地掌握擤鼻涕的技巧。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示范和引导至关重要。

总之,教会孩子正确擤鼻涕,是一件能让他受益终身的健康好习惯。它不仅能有效预防中耳炎和鼻窦炎这些恼人的并发症,更是孩子建立个人卫生意识的重要一步。从现在开始,就用耐心和科学的方法,帮孩子掌握这个技能吧!

参考资料来源:

美国儿科学会《儿童常见病家庭护理指南》

梅奥诊所 - 儿童感冒护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