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幼入园:疫苗本——守护健康的“关键钥匙”
- 专题资讯
- 28天前
- 40热度
家有宝宝即将入园,家长是不是既期待又带点紧张?除了备齐生活、学习用品,入园疫苗本也至关重要。今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2025年入园疫苗本,助力大家为孩子筑牢校园健康防线。
入园疫苗本,为何如此重要
疫苗本,也就是预防接种证,它可是孩子的 “健康身份证”。上面详细记录着孩子从出生以来接种的每一针疫苗,包括疫苗的名称、接种时间、批号等信息。
从孩子个人角度来说,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疫苗,能让孩子的免疫系统得到锻炼,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有效预防各种传染病。像乙肝疫苗能预防乙型肝炎,让孩子远离肝疾病的威胁;麻腮风疫苗可以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降低孩子感染这些疾病的风险,避免出现发热、皮疹、腮腺肿大等不适症状。
从校园集体环境来看,幼儿园里孩子众多,空间相对密闭,孩子们之间的接触又非常密切,一旦有传染病传入,很容易迅速传播开来。如果每个孩子都按照要求接种了疫苗,就能够在校园内建立起一道牢固的免疫屏障,保护所有孩子的健康,保障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
2025 年入园,哪些疫苗是必打的
2025 年,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有以下几类免疫规划疫苗是孩子必须接种的:
- 乙肝疫苗:孩子出生 24 小时内就需要接种第1针,然后在 1 月龄、6 月龄时分别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为孩子的肝脏健康筑起第1道防线。
- 卡介苗:一般在出生 24 小时内接种,主要用于预防结核病,对孩子的肺部等器官起到保护作用。
- 脊髓灰质炎疫苗:2 月龄起就可以口服或注射,4 周岁前要完成 4 剂次的接种,能有效预防小儿麻痹症,让孩子的肢体运动发育不受影响。
- 百白破疫苗:在 2 月龄、4 月龄、6 月龄、18 月龄和 6 周岁各接种一剂,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这三种严重的疾病,避免孩子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肌肉痉挛等危险情况。
- 麻腮风疫苗:孩子 8 月龄和 18 月龄时各接种 1 针,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 流脑疫苗:6 月龄开始接种首针,9 月龄、3 周岁、6 周岁时各加强 1 针,保护孩子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免受流脑病菌的侵害。
- 甲肝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在 18 月龄时免费接种,如果选择甲肝灭活疫苗,则 12 月龄开始接种第 1 针,间隔 6 个月后接种第 2 针。
- 乙脑疫苗:8 月龄和 2 周岁时接种,预防蚊虫传播的致命脑炎,守护孩子的大脑健康。
入园前,疫苗本的准备与查验
首先,家长要找出孩子的预防接种证,仔细查看上面的接种记录,对照 2025 年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看看孩子是否存在漏种的情况。如果有漏种,要及时带孩子到当地的预防接种门诊进行补种。
在报名前,家长还需要凭预防接种证到当地预防接种门诊办理预防接种情况审核报告。这个报告是学校查验孩子接种情况的重要依据,也是对漏种儿童催种、补种的提醒措施。
如果孩子的预防接种证不慎丢失了,也不要着急,可以凭孩子的身份证或户口本到辖区内的预防接种门诊根据信息系统记录补办。
非免疫规划疫苗,要不要打
除免疫规划疫苗外,非免疫规划疫苗虽需自费,却也很有必要接种。像肺炎球菌疫苗,能预防肺炎球菌引发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对抵抗力弱的入园儿童,可大幅降低患肺炎几率。每年秋冬,流感疫苗必不可少,幼儿园是流感高发地,接种可防流感病毒感染,减少孩子请假。水痘疫苗,孩子1周岁可打第一针,4岁加强第二针,能预防水痘,避免因病隔离影响学习生活。2025年入园,疫苗本是重要“健康通行证”,家长要重视,提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