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抢玩具,家长别当裁判!3步引导法让他们自己解决

家里有娃的都知道,孩子们凑在一起玩耍,那场面是又欢乐又惊险。欢乐的是他们能玩出各种花样,可“惊险”的是,常常为了一个玩具就吵得不可开交。这时候,好多家长第一反应就是赶紧介入,当起裁判,急着判断谁对谁错。其实先别急着当这个“法官”,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那才是长久之计。

当孩子们因为玩具吵起来,家长第一步得先稳住自己,保持冷静。千万别一上来就指责孩子,也别急着讲道理,孩子这会儿正情绪上头呢,根本听不进去。先让他们稍微平复一下心情,等火气没那么大了,再温和地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说:“你们都想玩这个小汽车,那咱们一起想想办法,看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好不好呀?”

接下来,引导孩子们轮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像哥哥可能会委屈巴巴地说:“我先拿到的这个小汽车。”妹妹呢,也会着急地争辩:“我也一直在玩呀。”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把心里的话说出来,让他们明白,每个人的感受都很重要,都需要被看到。

等孩子们都表达完了,就可以启发他们自己想解决办法了。问问他们:“你们觉得怎么玩,两个人才能都开心呢?”你别小瞧孩子们,他们的脑袋瓜可灵光了。说不定一会儿就想出了轮流玩、一起玩,或者再找个别的玩具来替代的办法。要知道,孩子自己想出来的办法,他们会更愿意去遵守,因为这是他们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得管住自己,别急着替孩子做决定,也别老强调“大的必须让小的”。公平可不是简单的均分,而是要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被尊重。让孩子们在尝试中学会妥协和合作,这可是能让他们受益一辈子的能力。

刚开始引导的时候,可能不会那么顺利,孩子们可能还是争来争去,找不到好办法。不过别灰心,多引导几次,孩子们就会慢慢掌握沟通和协商的方法了。他们会在实践中明白,争吵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好好商量,才能皆大欢喜。

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矛盾,可不只是为了解决眼前这一个小小的玩具之争。这更是在帮他们建立和他人相处的良好基础。童年时期这些小小的协商,就像一颗颗种子,会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成为他们未来人际交往的重要支撑。所以啊,下次孩子再为玩具吵架,咱就退后一步,让他们自己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