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因坐月子陋习,害了孩子!黄疸早发现能避免悲剧

很多妈妈在生宝宝前没上过准妈妈课堂,对坐月子、新生儿喂养护理这些事儿,基本全交给老人或保姆。传统观念里,老人总觉得坐月子得门窗紧闭,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屋里暗沉沉的,就怕宝宝被声音和光线吓着。每天就想着把宝宝喂饱,其他事儿都不管。可这么一来,宝宝有没有黄疸都很难发现,不少家长甚至都没“黄疸”这个概念。

好多宝宝满月那天,家里来了客人,才发现孩子有黄疸,这才赶紧送去看医生。有些老人还会说:“我当年生的孩子也黄过,后来自己就好了。”乖媳妇们一听,心里就踏实了。但她们不知道,有些宝宝黄疸看着是退了,可大脑已经受了损害;还有些宝宝黄疸老不退,最后只能去医院,花了不少钱不说,个别宝宝黄疸越来越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就算保住命,也可能落下脑损伤,像脑瘫啥的,这在儿科临床上可不少见。

医学上把出生28天内宝宝的黄疸叫新生儿黄疸。这是因为宝宝胆红素代谢不正常,血里胆红素水平升高,皮肤、黏膜还有巩膜就变黄了。这病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黄疸一般出生后2 - 3天出现,4 - 6天最厉害,7 - 10天就退了,早产儿时间可能长点,除了吃得稍微少点,没啥别的症状。要是出生24小时就有黄疸,2 - 3周还不退,或者越来越重,退了又出现,又或者出生一周到几周才出现,那就是病理性的。延迟喂奶、呕吐、出生时或出生后缺氧、受冷、胎粪排得晚,都会让生理性黄疸变严重。

新生儿ABO溶血、RH溶血、先天性胆道闭锁、婴儿肝炎综合症、败血病这些病,也会引起病理性黄疸。黄疸严重了,会引发胆红素脑病,这病大多要命,就算救回来,也可能留下脑瘫。要是妈妈是“O”型血,爸爸是“A”型或“B”型血,生宝宝前后得赶紧做检查,防止“ABO”溶血。

所以不管妈妈咋坐月子,都不能让宝宝在黑乎乎的屋里待着。只要不是大风天,每天都得开窗通风,让自然光进来。要是气温合适,最好给宝宝勤洗澡,这样既能早点发现黄疸,对宝宝大脑发育也有好处。要是发现宝宝有黄疸,不管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的,都得赶紧问专业医生,及时治疗,可别等着黄疸自己退。宝宝的健康可耽误不得,新手妈妈们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