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积食怎么办?缓解宝宝积食的方法有哪些?

家有1 - 3岁宝宝的家长,肯定都经历过这些让人抓狂的时刻:宝宝突然对美食没了兴趣,喂辅食时不是推碗就是哭闹;夜里在床上翻来覆去,小脚丫不停地踢被子;甚至好几天都不拉臭臭,任你怎么揉肚子、喂消食水,都不管用。其实啊,这八成是积食在捣乱。这个阶段的宝宝脾胃功能还没发育完善,饮食上稍微不注意,就容易出问题。

那怎么缓解宝宝积食呢?中国营养学会给出了专业建议,1 - 3岁宝宝每天肉类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5 - 75克,超过这个量,肠胃消化负担加重,很容易积食。有位宝妈分享了她的实战经验,她家2岁宝宝积食闹得厉害,用了下面3个方法,3天就恢复正常饮食和睡眠了,简单又实用,家长们不妨试试。

食疗调理

试试蒸苹果泥。找个新鲜苹果,洗净去皮后上锅蒸熟,放温后刮成泥,每天给宝宝喂1小半碗。蒸熟的苹果富含果胶,能温和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积食,而且不会刺激宝宝娇嫩的肠胃,不管是刚添加辅食的小宝宝,还是大一点的娃都适用。

腹部按摩

等宝宝饭后1小时,家长把手洗干净,用手掌心贴着宝宝肚脐周围,顺时针轻轻打圈按摩,每次5分钟就行。力度一定要轻,以宝宝不哭闹、能舒服接受为准,这样能缓解积食带来的腹胀和不适。

饮食调整

发现宝宝积食后,先停1 - 2天肉类、蛋黄这些难消化的食物,换成小米粥、蔬菜碎这类容易消化的主食和辅食。别担心宝宝会缺营养,这只是暂时给脾胃放个假,等宝宝状态好转,再慢慢把难消化的食物加回来。

不过,应对宝宝积食也有两个常见误区要避开。一是别一发现积食就喂消食药,宝宝肝肾功能还弱,盲目用药可能有副作用,优先试试食疗和按摩更安全。二是别觉得积食了就要完全停吃主食,主食能给宝宝提供能量,停吃会让娃没力气,换成小米粥、软面条这类易消化的主食就可以。

那怎么判断宝宝是不是积食了呢?家长可以留意这几个信号:食欲上,宝宝会突然不爱吃饭,对之前爱吃的辅食也提不起兴趣;睡眠上,夜里会翻来覆去不踏实,频繁踢被子,甚至哭闹着惊醒;排便上,可能3天以上都不拉臭臭,拉出来的大便干硬结块,宝宝排便时还会用力哭闹。

最后要提醒大家,如果宝宝积食超过5天,或者还伴随发烧、呕吐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带娃去看儿科,可别耽误了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