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过敏与乳糖不耐受:别再傻傻分不清!

奶粉过敏和乳糖不耐受,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消化系统反应,前者和免疫系统异常有关,后者则源于酶的缺乏。下面咱们就详细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

机制差异大不同

奶粉过敏是免疫系统闹了“乌龙”,把牛奶蛋白当成了有害物质,触发IgE抗体释放组胺,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而乳糖不耐受是因为小肠里缺乏乳糖酶,没办法分解乳糖,导致乳糖发酵产气。要是孩子奶粉过敏,就得回避牛奶蛋白,选择深度水解奶粉;要是乳糖不耐受,可以选用无乳糖配方奶粉,或者给孩子补充乳糖酶。

症状表现有区别

奶粉过敏常常会出现皮肤红肿、呕吐、呼吸困难等速发反应,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得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使用抗组胺药,像西替利嗪来缓解症状。乳糖不耐受则表现为腹胀、腹泻等迟发的消化症状,可以通过低乳糖饮食来调节。

检测方法有讲究

确诊奶粉过敏,可以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者血清IgE检测;而乳糖不耐受需要做氢呼气试验或者粪便酸度检测。确诊之后,过敏的儿童要严格规避过敏原,乳糖不耐受的孩子则可以逐步尝试耐受少量乳糖。

营养替代有方案

对于奶粉过敏的婴儿,推荐使用氨基酸配方粉,比如纽康特;乳糖不耐受的孩子可以选择添加了乳糖酶的普通配方奶粉。不管是哪种情况,都要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可以通过强化米粉、绿叶蔬菜来补充。

病程发展不一样

牛奶过敏有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缓解,大约80%的患儿在5岁前就能耐受牛奶了。但乳糖不耐受大多是终身性的,亚洲人群的发生率高达90%。所以,过敏的孩子需要定期复查过敏原,乳糖不耐受的孩子则要进行长期的饮食管理。

日常护理有要点

在日常护理中,过敏患儿要备好肾上腺素笔,以防急性发作,同时要避免接触含有乳制品的辅食。乳糖不耐受的孩子可以尝试少量多次地饮奶,或者搭配谷物一起食用。在运动方面,两种情况都建议孩子保持适度的活动,这样能增强肠道蠕动,不过过敏儿童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诱发过敏。饮食上,可以引入酸奶等低乳糖乳制品,观察孩子的耐受情况,同时补充益生菌来调节肠道菌群。

了解了奶粉过敏和乳糖不耐受的区别,家长们就能更好地照顾孩子啦,让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