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 330 斤男孩患罕见病:永远吃不饱!妈妈抹泪不放弃:我要陪他长大

在杭州,有一个家庭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壮壮(化名),一个年仅 19 岁的男孩,体重却已经达到了惊人的 330 斤,而这一切都源于一种罕见病 —— 小胖威利综合征。
2006 年,壮壮呱呱坠地,可迎接这个小生命的并非喜悦,而是一系列让人揪心的问题。由于肌张力低下,他无法自主吸吮乳汁,刚出生就被紧急送进了新生儿监护室。李婷(化名),壮壮的母亲,在生产后整整三天都没能见到孩子。当她第一次看到躺在保温箱里,头上插着长长的针管,小脸惨白的壮壮时,心都碎了。医生甚至直言:“这孩子,你们可能养不活。” 但即便如此,李婷和丈夫还是决定带壮壮回家,哪怕一勺一勺地喂,也要给孩子一个机会。
此后,李婷带着壮壮四处求医,可病因始终无法明确。直到 2008 年春天,1 岁半的壮壮在北京协和医院被确诊为小胖威利综合征。这是一种因 15 号染色体缺陷导致的罕见病,发病率在一万分之一到三万分之一。患者不仅会面临无法控制的食欲,还会伴有智力障碍、严重肥胖和多重并发症等问题。得知诊断结果时,李婷感觉自己的世界崩塌了,医生那句 “医学上能做的很有限,你还是抓紧时间再要一个吧” 一直在她耳边回响。然而,看着摇摇晃晃向自己走来的儿子,李婷还是下定决心:“既然改变不了,就陪他好好长大。”
从壮壮 3 岁起,他的食欲开始失控,体重也随之迅速增长。“吃两餐零食,脸就像吹气球一样胀起来。” 李婷翻出旧照片,幼儿园大班时,壮壮的体重就已达 80 斤,走在路上活像一个小肉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邹朝春解释道:“小胖威利综合征患者的下丘脑功能异常,导致他们感受不到饱腹感,这不仅是意志力问题,而是生理缺陷,患者需要终身严格的饮食管理和运动干预。”
为了控制壮壮的体重,全家人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 “饮食管控战”。他们把厨房上锁,分时段进餐,还改用粗粮碗。最极端的时候,壮壮被送到专业机构进行封闭减肥,三个月减了 23 斤。但长时间的饮食控制让壮壮出现了掉发,头发也变得焦黄。即便全家严防死守,壮壮的体重还是突破了 330 斤,这让李婷感到十分无奈。
除了体重问题,上学也成了壮壮的一道坎。一年级时,因为无法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他被数学老师批评 “偷懒”。李婷带着医学资料向老师解释,可壮壮在学校里还是无法和同学正常相处,甚至遭受歧视。无奈之下,初中毕业后,壮壮选择去萧山区特殊教育学校学习。在那里,他感受到了平等与尊重,学校安排的值日工作,如打扫卫生、清洗餐具,让壮壮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今年 6 月,19 岁的壮壮从特殊学校毕业。当同学们陆续去福利工厂实习时,他却因过高的体重屡屡碰壁。壮壮对实习的渴望溢于言表,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不能去。李婷心疼又无奈:“我只希望他开心快乐,但他自己不这么想。”
如今,李婷一家计划在暑假和壮壮一起商量未来的出路。“或许可以给他开个小店,让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李婷说。这个想法让壮壮重新燃起了希望,他依然渴望证明自己的价值,而家人也始终在为他寻找更适合的路。
在医学上,小胖威利综合征是一种基因缺陷导致的罕见病,但在生活中,壮壮只是一个需要更多理解和关爱的孩子。正如李婷所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一个平等看待他们的机会。” 希望社会能给予这些罕见病患者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他们也能在这个世界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